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哮喘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泰福

李泰福 内科

病情分析:
哮喘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经由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疾病。遗传易感性涉及多个基因及其相互作用,致病的环境因素也是多种多样
指导意见:
哮喘中医治疗1、疏风散寒,宣肺平喘。【主症】:喘咳气促,胸部胀闷,痰多色白而清稀,初起恶风寒发热、面白、舌苔薄白,脉浮紧。【主方】:麻黄汤加减:麻黄6g、桂枝4g、炙甘草3g、杏仁9g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散寒解表;杏仁助麻黄降肺气而平喘,且能宣散外邪;炙甘草调和诸药;四药相合,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若寒痰阻肺,痰气不利加二陈汤化痰利气;若属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痰多清稀,可用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化痰饮。此方适用于风寒型的。2、清热宣肺、化痰平喘。【主症】:咳逆喘息气粗,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作,痰黄粘稠,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暗红、苔黄,脉滑数。此证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哮喘。【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5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18g,方中麻黄为君药,宣肺开表以使里热得以外达,但麻黄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以清泄肺胃,兼透热生津;君臣相合,温寒相制,且石膏用量大于麻黄,可使宣通肺气而不助热,杏仁降气,佐麻黄宣降肺气以止咳平喘;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配,共奏清肺平喘之功。3、降气平喘、健脾化痰。【主症】:气喘咳嗽持续性哮鸣,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

2016-05-25 19:58

申文雪

申文雪 内科

病情分析: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哮喘发作时要“急则治其标”,以宣肺化痰定喘为治疗原则,常用方药为麻杏石甘汤加味,如瓜蒌、僵蚕、炒地龙等。  第二:一旦哮喘停止,当从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肺气虚明显,患儿常表现疲乏无力、出汗多、易反复感冒,应以补肺固表为治疗原则;如果是脾气虚,患儿常表现倦怠乏力、便溏或大便量多,应以健脾化痰为治疗原则;如果是易因过敏因素引起者,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为治疗原则。
指导意见:
中医专家强调,对于小儿哮喘一定要根除疾病,从本治疗来调理人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才可以彻底达到治疗的效果。

2016-05-25 20:00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