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感冒
我来回答
病情分析:
指导意见:
手机号:
验证码:
密 码:

最佳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路医师

路医师

病情描述: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个途径传播。 1. 性传播 指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者之间,通过性交,包括阴道、肛门和口腔性交,把艾滋病毒传给对方。这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卖淫、嫖娼和性乱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2. 血液传播 静脉吸毒传播 输入带病毒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制品 移植带有艾滋病毒的器官或骨髓 使用带有艾滋病毒的针头和注射器或其他医疗器械。 3. 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过程通过血液或产后通过母乳可将艾滋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传播概率一般为30%左右。 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场合(因素) :握手、拥抱,旅店、餐馆、开门、关窗、扶手、栏杆、钞票、电话。 办公室、学校、健身房、游泳池、蚊虫叮咬、病房探视 喝水、淋浴、厕所、座椅, 由此可见,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却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临床特点 窗口期 人体感染病毒3至12周后,抗体才能产生。从人体感染上病毒,到尚未产生可检测的抗体,这段时期有时被称为“窗口期”。 在窗口期,HIV感染者,可以传染其他人,但在抗体检测试验中呈现阴性。这一点在检验献血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检验HIV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其血液仍然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 一般为2-15年,平均8-10年 潜伏期意义:外表看与正常人一样,但携带有HIV,通过一定途径可传染他人。 临床分期 :临床表现:(1)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三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颤、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 临床表现:(2)无症状感染期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八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一至七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十二月。 临床表现:(3)艾滋病前期 无症状感染期之后,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属真菌类)等各种感染。 临床表现:(4)发病期 由于免疫系统被严惩破坏,各种致病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现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我国艾滋病的诊断标准: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认为艾滋病人。 近期内(三至六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摄氏度。 近期内(三至六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天达三至五次)一个月以上。 卡氏肺囊虫肺炎。 卡波氏肉瘤。 明显的真菌或其它机会性感染。 爱滋病的预防策略 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及提高公众对HIV感染和AIDS的警觉性 强化对其它STD的检测与治疗 鼓励采用保护措施,例如通过宣传,推广和提供避孕套 改善对感染HIV孕妇的产前护理 注意针头的消毒和对献血者血液的筛检 具体预防措施:性传播的预防 ABC 原则: A: Abstinence 禁欲 B: Be faithful to an uninfected partner 夫妻忠诚 C: Condom use 使用避孕套 经血液传播的预防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不共用注射器;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及侵入性器具; 不与他人共用刮脸刀、牙刷等; 使用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母婴阻断研究 携带HIV的孕妇在孕期的后三个月内坚持服用AZT药片 在分娩是静脉注射AZT 给出生后不到六个星期的新生儿服用AZT母婴传播的危险可以从23%降到8%. 最近公布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上述三个步骤同时实施,可使母婴传染率降低到4.8%。 个人的预防措施 避免婚外性交和多性伴; 与艾滋病患者性交一定要戴安全套; 不能用可割破皮肤的器械和用具; 不能让自身的粘膜或有伤口的皮肤接触艾滋病人的体液; 慎用血液及血制品; 艾滋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女性应避孕。

2009-01-31 06:10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1f4******80

1f4******80

病情分析:
  久久健康网呼吸内科疾病库http://jb.9939.com/dis/139112/为您收录最全最新的感冒资讯:感冒的概念,感冒的症状,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感冒药,感冒的传染,孕妇感冒,小儿感冒,感冒发烧,病毒性感冒,热感冒,治疗感冒的特效药,中医治疗感冒,感冒的饮食疗法,伤风感冒,感冒的日常护理,感冒的治疗常识,感冒的并发症……您还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呼吸内科专家详细问询。祝您健康!

2011-05-21 18:37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