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心律失常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朱曼璇

朱曼璇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2016-06-14 11:53

任惠锋

任惠锋 心血管内科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详情】

病情分析:

指导意见:
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50种以上,常按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来分类(Vaugham Williams法).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

2016-06-14 11:55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