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小儿外科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奇峰

王奇峰 儿科

病情分析:
建议:1、初期:全身症状:出现低热,易疲劳、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病变处多为不剧烈疼痛,婴幼儿可因疼痛而常常夜间啼哭。关节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多不明显。2、后期:关节功能受限,可出现关节强直或发生固定性畸形。病灶附近或远隔部位出现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有米汤样脓液、干酪样物质及细碎的死骨流出。可发现膝、踝、肘及腕关节处肿胀和压痛,但肩、髋和脊柱等处不容易发现。

2016-07-09 19:42

谢子恒

谢子恒 儿科

病情分析:
建议:目前仍主张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前者包括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其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疗效好,副作用少,常作为治疗结核的一线药物。因链霉素对第Ⅷ对脑神经损害较大,故应慎用。药物治疗应该遵循早期、联合、足量及全程的用药原则,整个疗程的用药时间不少于9~12个月。每天用药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持续4~8周更换其中1种药物,如此交替使用。局部治疗主要有对受累肢体的制动和手术治疗。通常采取皮肤牵引或石膏固定,使受累肢体保持在功能位休息,待疼痛和肌肉痉挛明显缓解之后,可适当进行功能练习。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如病灶清除,滑膜切除、关节融合、脊髓减压及截骨矫形等。通常根据病变部位、病程的阶段、药物治疗反应和是否有合并症等,选择手术方法,诸如椎体结核出现脊髓受压的症状与体征。就应及时手术治疗,在清除病灶的同时,还需做脊髓减压。然而。病灶清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在抗结核药物和全身支持疗法的辅助下,通过不同的手术途径,显露及进入病灶,清除死骨和坏死的软骨、干酪样物质、肉芽组织及脓液,可明显缩短疗程,防止并发症和保留关节及肢体功能,术后继续用药物治疗,可使骨、关节结核彻底治愈。

2016-07-09 19:48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