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传染病科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徐******

徐******

病情分析:
建议:登革热的症状,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其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一、登革热的症状登革热的症状临床表现】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症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三型。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潜伏期通常为5~8天。二、登革热的症状典型普通型登革热登革热的症状1发热:通常起病迅速,患者有畏寒或寒战症状,高热,24~36h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少数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 fever。发热时常伴较剧烈眼眶痛,肌肉、头痛、骨及关节疼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患者于发热期的呼吸、脉搏加快。早期体征有颜面、颈、胸皮肤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恢复期常因显著衰弱而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儿童病例起病可较缓慢,毒血症状较轻,恢复亦常较快。登革热的症状2出血: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等。皮肤、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皮肤或黏膜下出血范围的直径不超过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直径为5mm以上者称为瘀斑。当出血灶的皮肤明显隆起时称为血肿,可见于严重出血的病例。束臂试验亦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用于疑似本病病例检查。检查方法是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画一直径为5cm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皮肤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出血点则用墨水笔标出。然后用血压计的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再使其保持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维持8min后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约2min后,计算圆圈内皮肤出血点的数目,减去原有出血点的数目。若两者之差大于10则为阳性。登革热患者的束臂试验常呈阳性。由于束臂试验有可能使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患者的试验前臂出现瘀斑的可能性。因此,本试验不宜过多施行。登革热的症状3皮疹:常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呈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皮疹多先见于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头面部蔓延,最后分布于全身皮肤。皮疹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登革热的症状4其他: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可有黄疸,但脾大少见。登革热的症状2、轻型登革热 症状和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但浅表淋巴结亦常肿大,病程常短于5天。流行期间轻型病例较多,由于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状较轻,故较易被忽视而漏诊。登革热的症状3、重型登革热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但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此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可于24h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

2016-07-11 16:58

苏洁琴

苏洁琴 妇科

病情分析:
建议:三、登革热的症状登革出血热分为两型即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和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的症状1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但其肌痛、腰痛、发热、但骨、关节痛不明显,而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症状严重。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登革热的症状实验诊断】血清学试验的病毒学分离,是确诊本病的最可靠手段,也能为流行病学分析、指导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血清学试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例初诊时,在发病3日内者应尽快用无菌手段和器材采取到静脉血2~3ml,分离血清后密封编号,低温保存,待3~4周恢复期取血清后,冷冻下连同送检单一起上送,作双相血清学试验。2常用血清学试验结果判断: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和双相血清滴度,呈四倍或四倍以上增长者,可判为阳性;单项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32、血凝抑制试验滴度≥1/1280、中和试验的中和指数≥50可判为阳性。3病毒分离:目前采用白纹伊蚊细胞纯系c6/36株或1~3日龄乳鼠分离的方法。乳鼠接种最好在病人床前进行,可提高病毒分离阳性率。上送血清或全血标本必须冷藏,有条件时,用液氮罐保存更好。登革热的症状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资料 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发病前15天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发病于本病流行季节,发病前3~15天曾有被伊虫叮咬史。特别是当某地于短期间内出现大量发高热的病例时,更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2、临床特征 突然起病,畏寒、发热,伴全身疼痛、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出皮疹,皮下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3、实验室检查若患者只有符合登革热诊断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而无实验室病原特异性检查的依据,则只可作为疑似病例。若患者在符合“疑似病例”的基础上,再有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则可作为临床诊断病例。若患者有符合登革热诊断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再加上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恢复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更高增长,或在血清中分离出登革病毒,则可明确诊断,成为确诊病例。以上皆为针对登革热的症状这个话题所做的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详情咨询专业医生。

2016-07-11 17:02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