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传染病科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徐******

徐******

病情分析:
建议:你好,肠道寄生虫种类很多,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阿米巴原虫等,最常见的是蛔虫,钩虫,蛲虫,现就此三种常见寄生虫病简单介绍. 一.蛔虫病: 由人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人食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蛔虫具有游走,钻孔,扭成团的特点,能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 肠蛔虫病轻者无症状,大量蛔虫寄生可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善饥或偏食,甚或发生厌嗜症而至营养障碍,常可引起阵发性脐周腹痛,呕吐,而其代谢产物或毒素可使病儿出现毒性症状甚至惊厥.此外,因吸收虫体异性蛋白可出现寻麻疹,气喘,发热,肠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蚴虫移行至肺部时可致蛔蚴性肺炎.虫体过多,或于小儿高热,重病时期,特别是服用不足量的驱虫药,可激惹蛔虫钻入胆管(胆道蛔虫),胰管,阑尾(蛔虫性阑尾炎)或其它部位引起机械梗阻,炎症,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蛔虫过多时,扭结成团引起肠梗阻. 诊断主要是根据以上表现,及粪便涂片找虫卵,末梢血象嗜酸性细胞增加有助诊断,凡有吐虫或排虫史者是最好的诊断依据.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食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瓜果及生菜,开展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推行粪便无害化. 治疗:驱虫治疗:(1)驱蛔灵:150mg/Kg日,全日不超过3克,空服或睡前顿服,连服2日 (2) 肠虫清:2岁以上儿童400mg一次 清晨服用. 出现并发症时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蛲虫病 主要是由于雌虫多于夜间移行至肛门附近肛门皱折.会阴部大量产卵,卵经6小时可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小儿抓痒时,虫卵即污染手或附着于指甲缝内,经手直接入口或污染衣物.被.裤用具或虫卵随尘土飞扬而污染食物.用具,经口感染自身或周围人群.此病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尤以温带为多,易在家庭和托儿机构中传播,大多数无症状,当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时,可引起肛门和会阴部奇痒,多发生于夜间入睡后,常影响睡眠,有时可侵入邻近器官,引起异位并发症,如阴道炎,输卵管炎,阑尾炎等. 诊断根据以上表现,夜间患儿入睡后2-3小时,在肛门处可检截成虫. 预防:由于虫卵在体外发育时间短,很容易传播及反复感染,故防治应用同时进行,尤以预防重要.讲究个人卫生,提倡小儿穿封裆裤睡觉,饭前便后洗手,纠正吮手指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洗会阴部,在治疗同时,应每天将内裤进行煮沸消毒以灭虫卵,外衣,被褥应勤洗勤晒,使人们了解蛲虫的传染方式,以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治疗:1扑蛲灵: 5mg/Kg/日,一次顿服,2-3周后重复一次;2肠虫清:100mg/日,连服七日,二岁以后儿童服用. 三,钩虫病 由于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每条成虫从肠粘膜吸收血液(十二指肠钩虫每日吸血量为0.14~0.4ml,美洲钩虫为0.01~0.09 ml),并且分泌抗凝物质,而且经常变更吸附位置,使其周围粘膜多处受损继续出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病初时有食欲亢进,好食易饿,喜食泥土,生米等嗜异症,继而发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大便潜血阴性,面色指甲苍白,表情淡漠,毛发枯干,慢性长期感染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出现中,重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血清中IgE,IgG,α-球蛋白增多. 预防:粪便无害化,养成不随大便及饮食卫生良好习惯,疫区避免手,足直接接触湿润土壤. 治疗:首先改善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的饮食,有贫血者,应口服铁剂,严重时可少量输血. 驱虫治疗:1灭虫灵:6月以内小儿口服0.3g,7月以上口服0.6g,每晨一次, 连服2-3日,疗效好,安全,10-15日后检查粪便,如未驱尽,可重复服药一次;2肠虫清:400mg两片,清晨顿服,2岁以上儿童服用.

2016-07-24 20:06

张松

张松 骨关节科

病情分析:
建议:一.蛔虫病: 由人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人食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蛔虫具有游走,钻孔,扭成团的特点,能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 肠蛔虫病轻者无症状,大量蛔虫寄生可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善饥或偏食,甚或发生厌嗜症而至营养障碍,常可引起阵发性脐周腹痛,呕吐,而其代谢产物或毒素可使病儿出现毒性症状甚至惊厥.此外,因吸收虫体异性蛋白可出现寻麻疹,气喘,发热,肠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蚴虫移行至肺部时可致蛔蚴性肺炎.虫体过多,或于小儿高热,重病时期,特别是服用不足量的驱虫药,可激惹蛔虫钻入胆管(胆道蛔虫),胰管,阑尾(蛔虫性阑尾炎)或其它部位引起机械梗阻,炎症,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蛔虫过多时,扭结成团引起肠梗阻. 诊断主要是根据以上表现,及粪便涂片找虫卵,末梢血象嗜酸性细胞增加有助诊断,凡有吐虫或排虫史者是最好的诊断依据.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食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瓜果及生菜,开展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推行粪便无害化. 二,蛲虫病 主要是由于雌虫多于夜间移行至肛门附近肛门皱折.会阴部大量产卵,卵经6小时可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小儿抓痒时,虫卵即污染手或附着于指甲缝内,经手直接入口或污染衣物.被.裤用具或虫卵随尘土飞扬而污染食物.用具,经口感染自身或周围人群.此病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尤以温带为多,易在家庭和托儿机构中传播,大多数无症状,当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时,可引起肛门和会阴部奇痒,多发生于夜间入睡后,常影响睡眠,有时可侵入邻近器官,引起异位并发症,如阴道炎,输卵管炎,阑尾炎等. 诊断根据以上表现,夜间患儿入睡后2-3小时,在肛门处可检截成虫. 预防:由于虫卵在体外发育时间短,很容易传播及反复感染,故防治应用同时进行,尤以预防重要.讲究个人卫生,提倡小儿穿封裆裤睡觉,饭前便后洗手,纠正吮手指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洗会阴部,在治疗同时,应每天将内裤进行煮沸消毒以灭虫卵,外衣,被褥应勤洗勤晒,使人们了解蛲虫的传染方式,以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生活护理:三,钩虫病 由于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每条成虫从肠粘膜吸收血液(十二指肠钩虫每日吸血量为0.14~0.4ml,美洲钩虫为0.01~0.09 ml),并且分泌抗凝物质,而且经常变更吸附位置,使其周围粘膜多处受损继续出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病初时有食欲亢进,好食易饿,喜食泥土,生米等嗜异症,继而发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大便潜血阴性,面色指甲苍白,表情淡漠,毛发枯干,慢性长期感染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出现中,重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血清中IgE,IgG,α-球蛋白增多. 预防:粪便无害化,养成不随大便及饮食卫生良好习惯,疫区避免手,足直接接触湿润土壤.

2016-07-24 20:12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