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腹部肿瘤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郑紫寒

郑紫寒 内科

病情分析:
一、腹泻原因腹泻从病因上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前者可由细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后者主要是由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所致。在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在夏季,则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多于病毒感染引起的。1、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夏季发病数量高,尤其是在人工喂养的宝宝中更容易发生,因为喂养时所用的器皿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好,就有感染的可能。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也可以引起细菌性腹泻。由于引起腹泻的细菌不同,各种腹泻的表现症状也不相同。2、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发生在夏季,起病比较缓慢,开始比较轻,然后逐渐加重,出现呕吐、低热及脱水症状,孩子的大便有腥臭味,多见水样、黏液状大便,少数孩子出现脓血便。3、金黄色葡萄糖细菌引起的腹泻多是由于孩子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所致。主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烧、腹泻和呕吐,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变成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大便,且次数极多,每天可达10-20次,孩子脱水情况严重。4、霉菌引起的腹泻多并发于其他感染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病儿或是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的病儿。大便每天3-4次,为黄色稀水样大便,有的像豆腐渣状,有的呈绿色、泡沫多,带有粘液。治疗:治疗时首先要避免滥用抗生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不要将两种或三种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频繁地更换用药。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基苄青霉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选用万古霉素或青霉素;霉菌感染应选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5、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多发生于秋季,又称为“秋季腹泻”。这种腹泻起病较急,开始多出现咳嗽、流涕、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小儿发烧,体温可达39-40℃。发病的当日可排出水样大便或蛋花汤样大便,混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孩子脱水比较严重。这种腹泻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以对症治疗或服用中药。6、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很容易发生腹泻。例如:吃得太多,胃肠无力把食物消化完,轻则大便次数多,重则发生呕吐。如果母乳不足或过早用粥类、粉糊糖类等食品喂养婴儿,可因粉糖类发酵而使胃肠胀气,导致腹泻。突然更换食物种类,进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食品也可导致腹泻的发生。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只要适当地调整食物的比例和分量,停止吃那些不适宜的食品,多饮水,防止发生脱水,大多数孩子可以自愈。气候因素导致的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又易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孩子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胃酸分泌较少,杀菌能力差;再加上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又稀释了胃酸,这样,病菌就不能被胃酸杀死,很容易闯过胃酸这一关,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另外,婴幼儿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再者是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都要经过胃肠道来消化吸收,胃肠道的负担相对来说就较重了,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同时,夏季孩子体内水分蒸发较多,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不能以奶水来代替水。还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出现此种腹泻,只要在饮食和饮水上稍加调理即可治愈。关于宝宝腹泻的判断与对策1、如果仅是拉肚子,胃口好,精神好,可不带宝宝去医院仅带大便去即可。2、大便一定要两个小时内的有效,过期不能用来化验,故宝宝大便后要立即去医院,挂号后可不需等医生,直接向护士站要求开化验单,化好后再等着看医生。3、如果是轮状病毒,则吃药是没有什么用的,象感昌一样需要时间才能好。吃点蒙脱石控制一下不脱水就可以了。4、如果是细菌性的,则一定要用药,才能好的快。5、如果频发水样便,一定要看医生,还要不停的补充水份,必要时输液补水,坚决不能发生脱水的情况。如果眼窝下陷,嘴唇发干,就是脱水的症状。6、如果大便出现果冻粘条,夹有浓血,即使是晚上也必须立即看急诊。7、不要吃脂肪的东西,奶粉,奶,米粉都停掉,吃婴儿专用的豆奶粉,或是米汤。三、食疗方法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湿热型腹泻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脾虚型腹泻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次。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秋季腹泻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在秋冬季高发,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小儿。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发病后症状又较重,所以称为“小儿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以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为特征。目前正是秋冬季小儿腹泻发病的高峰期。小儿秋冬季腹泻发病的高峰期是从每年的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该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骤,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胃肠道症状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多为水样或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大便化验正常或有少许的白血球。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又低下,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而危及生命。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就是说,即使不治疗,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也会自然止泻。问题在于当严重吐泻时,若医治护理不周,小儿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秋季腹泻的治疗一般有四个原则:在较少影响营养的情况下,给消化道以适当的休息;控制肠道内外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良好的护理。秋季腹泻食疗方小麦粉250克,炒至焦黄,每次取2匙以沸水冲调,加少许白糖调味饮服。荔枝干(去核)、莲肉各5-7枚,出药15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加白糖少许调味服食。乌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6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少许调服,对小儿久泻不止有良效。党参10克,苓12克,生姜3片,加水煎取汁,入粳米30克煮粥服食,对小儿虚寒腹泻有效。薏米仁、粳米各3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少许白糖调味,每日分2次服食。猪肚1具(切片),粳米30克,山药15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栗子肉7-10枚捣烂,加水适量煮糊,调入白糖服食。小儿秋季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一般使用抗生素无效,可口服下列药物:(1)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肯特令,这类药物既能保护肠道黏膜,又能固定病毒颗粒,抑制其复制和传播。服用的方法是在两餐间服用。(2)微生态制剂,常用的有整肠生、培菲康、丽珠肠乐等,可起到保护和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存在,恢复肠道功能的作用。注意此类药物不能与抗生素、肠黏膜保护剂同服。(3)抗病毒药物,常用利巴韦林a—干扰素、聚肌胞等,如果患儿伴有发热,酌情给予退热药;合并细菌感染,可加服抗生素,但都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016-08-21 21:18

张科明

张科明 内科

病情分析:
急性胃肠炎面面观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当就容易发病。胃肠炎诱发原因多肠道内的感染由细菌和病毒造成,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如果宝宝有病时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会造成霉菌对胃肠道的侵犯。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肾炎、中耳炎等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可以由于发烧和细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不合理地喂养婴幼儿,使宝宝吃得过多,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气候变化,如过冷会使肠蠕动增加,过热可使胃酸及消化酶减少分泌,也可以诱发急性胃肠炎。胃肠炎表现有轻重急性胃肠炎如果引起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呈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较重的胃肠炎表现一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大便为水样、糊状、细菌性带有粘液、脓或血液。全身出现脱水现象,伴有发高热、昏睡。最严重的胃肠炎表现一天大便在15次以上,水样大便喷射而出,有重度脱水现象,即皮肤干燥、眼球凹陷、眼圈发黑、小便减少,口渴、不安,此外可出现血酸症、呼吸不适、虚脱、半昏迷等状态。由于钾缺乏及水肿的关系,腰部膨胀,有肠麻痹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30%以上。胃肠炎治疗随因而异小儿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就是说,急性胃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定要设法查出病因并及时消除这个病根子。宝宝出现什么症状,就设法消除这个对身体有害的症状。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调整饮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体的其他疾病引起的,就积极治疗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请教医生,停用抗生素。宝宝呕吐、腹泻失水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发高烧时,应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缺钾补钾,缺钙补钙。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休克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胃肠炎的饮食原则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时不要停止喂奶,可以适当减少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乳母应吃少含有脂肪的饮食,同时在喂奶前多喝水,使奶稀释,有利于宝宝的消化。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在腹泻时,不要添加新的辅助食品。当宝宝腹泻较重时,要停止喂牛奶,禁食6~8小时。在禁食期间可喂胡萝卜汤、焦米汤、米汤及苹果泥。胡萝卜汤的热量较低,含脂肪少,还含有果酸及维生素,可使大便成形。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脂肪低,并含有果酸,有收敛的作用。较大的宝宝,可吃山药粥、蛋花粥、烂面等,但量要减少。若宝宝出现尿少、口渴、唇干等问题,应饮用口服补液盐水或糖盐水。胃肠炎的忌口食物忌易导致腹胀的食物:因肠道胀气会使腹泻加重。这些食物有黄豆、豆腐、豆浆、绿豆、赤豆等。过多的牛奶也会使肠胀气,应予以限制,然而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可以食用。忌含有长纤维的食物:西瓜、生梨、青菜、芹菜、菠菜、柚子、广柑等含有纤维素较多,能加速肠蠕动,加重腹泻,需忌食。忌多糖食物: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忌高蛋白饮食:鸡蛋、鸭蛋、肉未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这些食物在肠功能己紊乱的肠道内易发酵腐败,加重腹泻,故应少食。忌高脂饮食:肉类、奶油、动物内脏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导致滑肠,久泻不止,应忌食。即使用植物油烧菜,也不要用量过多。胃肠炎的中医调治法莱菔仔(萝卜仔)粥:取萝卜仔10g,粳米50g。先将莱菔仔炒至香熟,然后研成细末。将粳米加水煮粥,再加莱菔仔末调和食用。莱菔仔有理气和助消化的作用,适用于8个月以上宝宝伤食性腹泻。豆蔻粥:取豆蔻5g,生姜2片,粳米50g。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有温胃、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有腹冷、呕吐、虚泻的宝宝。香姜脱脂奶:取丁香2粒,姜汁5ml,脱脂奶250m;。将姜汁、脱脂奶及丁香同放锅内煮沸,去丁香加少许糖饮用。可温胃有止吐泻的作用。适用于3个月以上有消化不良腹泻的宝宝。橘饼茶:取橘饼2个。将橘饼切成薄片,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约15分钟可饮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小儿伤食引起的腹泻。糖炒山楂:取山楂30g,红糖15g。将去核的山楂与红糖炒5分钟,用开水泡后饮用。山楂有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因肉食过多引起的腹泻的宝宝。神曲莱菔麦芽汤:取神曲20g,炒莱菔仔10g,炒麦芽10g。将以上3味加水煮20分钟饮用。适用于1岁以上因吃面食过多引起的腹胀、腹泻的宝宝。槟榔莱菔饮:取槟榔10g,莱菔仔10g,鲜橘皮10g,白糖12g。将槟榔打碎。莱菔仔在小锅中炒香,然后捣碎。取1个新鲜橘皮,剪成细丝状,将以上3味药加水煮1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后服用。有利气、消食、除胀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消化不良性腹胀、口臭、腹泻的宝宝。车前子粥:取车前子30g,纱布包,加水500ml,煎余300ml,去渣,加粳米50g煮粥,分2次温服。适用于1岁以上感染性胃肠炎的宝宝。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g,葛根10g,加水250ml,用大火煮沸后,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数次饮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患秋季腹泻的宝宝。陈皮红枣汤:取红枣12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晒干的橘皮)10g,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适用于6个月以上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宝宝。

2016-08-21 21:22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