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血液科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丁菲

丁菲 血液科

病情分析:
建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之前TTP预后差,病程短,不及时治疗病死率80~90%,随着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预后大大改观,病死率降至10~20%。诊断主要诊断依据包括:(1) 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学片中可见巨大血小板2)皮肤和(或)其他部位出血。3)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可伴成熟障碍。4)血小板寿命缩短。(2)微血管病性溶血贫血:1正细胞正色素性中、重度贫血。2)血片中可见较多的畸形红细胞(>2%)与红细胞碎片。3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4骨髓代偿性增生,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下降。5 黄疸、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6可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7)与深色尿,偶可见血红蛋白尿。以上(1)、(2)两项合称TTP二联征。(3)无明显原因可以解释上述二联征。具备以上(1)~(3)三项即可初步诊断TTP。

2016-10-14 19:14

谭星

谭星

病情分析:
建议:关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vWF蛋白裂解酶(vWFCP)异常所致。vWFCP 是正常止血过程中必须成在高剪切力血流状态时内皮细胞表现、血小板表面受体和vWF多聚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粘附。vWF水平过高会造成慢性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血栓性疾病。1982年Joel Moake等最先从在TTP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并证实了存在一种超大分子的vWF因子 ultralarge multimers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UL-vWF。1996年,Furlan等学者从血清中分离出一种可以剪切vWF的金属蛋白酶,在临床的研究中也发现TTP患者缺乏这种蛋白酶。2001年,Geririseten等分别应用不同的方法纯化得到该酶,确定了该蛋白酶是属于ADAMTS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1 repeats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并命名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并将其基因定位于9q34位点。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TTP的发病与ADAMTS13有密切的关系,对于TTP发病机制的认识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明确。vWFCP(ADAMTSl3)在TTP发病中起病因学作用,而其活性降低只是表现,本质的因素是其质、量或抗体存在。ADAMTSl3缺陷,活性下降,形成过多超大的vWF多聚体,可触发病理性血小板聚集,导致TTP。

2016-10-14 19:17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