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外科其它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莫世聪

莫世聪 外科

病情分析:
建议:出血性中风属“血瘀证”范畴。中医认为“凡出血必离经,离经之血则为血瘀”。血在血管内的“结”、“滞”和在血管外的出血,均称为血瘀证。中风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血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风、火、痰、气、血有密切关系,尤以肝风为主。其病理基础是年老体衰、气血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愤怒、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及操劳过度等均可致肝肾阴虚,肝阳暴亢,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的病理状态。内风或逆乱的气血上冲脑部,并溢于脉外,脑髓受损,出现舌强语蹇,肢体偏瘫,或神志昏蒙等。气血升降逆乱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理。在治法上,针灸(1急性期:闭证取穴:人中、涌泉、百会、大椎、十宣放血、合谷、内关。痰多加丰隆、天突。脱证取穴:神阙、关元、气海、用艾灸。(2恢复期: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外关、手三里。下肢取穴:环跳、委中、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语言不利加哑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口眼歪斜加颊车、地仓、下关。2、耳针选穴:心、皮质下,脑干、神门、相应肢体。3、头皮针是针刺头皮上特定刺激区。(1运动区:部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的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动区,亦称言语运动区。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2感觉区:部位:在运动区向后移1.5cm的平行线上1/5是下肢、躯干感觉区的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部感觉区。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感觉障碍;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感觉障碍;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感觉障碍。

2016-10-15 17:03

类似问题推荐
-->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

资讯